杨绛相关论文
《老王》是作家杨绛的一篇回忆性散文。对于《老王》的解读,当下普遍的共识是回忆我与老王的交往,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、老......
散文一直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,其题材广泛,抒情洒脱,是培养学生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,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......
长篇小说《洗澡》和中篇小说《洗澡之后》分别是杨绛在人生的两个不同阶段完成的。写作《洗澡》的时候丈夫和女儿都在,“他们仨”是......
一位善良的学者,一个善良的车夫,在时光无涯的长河里相遇。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情味酝酿出的芬芳,清香四溢。一辆车、一家人、一瓶香油......
杨绛与陈衡哲都是中国现代文坛的著名才女,二人相识于1949年,那时她们都住在上海,彼此相识了之后,感觉很谈得来,相互之间走动得就密切了......
在你心中,一个100岁的老人应该是什么样子?目光呆滞?思维混乱?言语含混?头摇手颤…… 可是,当你看到100岁的叶曼女士坐在那里,不疾不徐......
1935年,杨绛婚后不久即随丈夫钱钟书去英国读书。因为钱钟书有一颗顽固的中国胃,她练就了一手好厨艺。可以这么说,源于对钱钟书的爱,杨......
他,是民国史上最会吐槽的人。从大文豪鲁迅,到大才女林徽因、张爱玲,再到林语堂、沈从文等,都没躲过他的“毒舌”。 他,才华横溢,学贯......
排全版! 苏教版《高中语文》(必修三)选入了杨绛散文《老王》。许多老师在教学此文时,多以老王的“苦”和“善”为重点,讲作家对......
摘要:莎士比亚说:“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。”在解读文学作品时,我们提倡个性解读,但个性解读也要有个“度”。杨绛对《老......
杨绛与钱锺书可遇不可求的旷世情缘被广为传颂,钱锺书给了杨绛一个最高的评价:“最贤的妻,最才的女”。 相识:两人一见钟情 1932......
钱锺书生于1910年,比我父亲宋淇年长九岁,他在1998年逝世。我父亲和钱锺书从1979 年起至1989年间通信,有138 封。 尽管父亲是钱先......
杨绛生于1911年,2016年去世,享年105岁。张爱玲生于1920年,1995年去世,享年75岁。对比起来,杨绛比张爱玲长九岁,却多活了近三十年的光景......
《百年风华:杨绛传》 作者:罗银胜出版:京华出版社 责任编辑:徐秀琴定价:32.00元 2011年,是杨绛的百年华诞。这位出生于江苏省......
随着时代的发展,研究的深入,原有的学术思想可能是片面的,甚至是错误的,这就要有人勇敢地向这些权威的学术专家发起挑战,从而阐述新的学......
前段时间听一位老师讲授《老王》,教学的重点是杨绛在文末的那句话“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”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、分......
《我们仨》既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,又是一本亲情回忆录。作者杨绛,这位钱锺书眼中“最贤的妻,最才的女”。九十高龄笔耕不辍,用温情与......
《老王》是杨绛于1984年写作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,记述了自己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。当时的杨绛已年逾古稀,却对一个逝去多年的三......
摘 要: 杨绛先生的长篇散文《我们仨》以一贯朴素自然、清丽风趣的语言风格,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学者家庭相知相守近六十年的生活图景,优......
杨绛先生的《老王》被称为是一篇人性美的赞歌,她笔下的老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三轮车夫,生活穷困、地位卑微、身有残疾,但真诚善良。作......
“锺书逃走了,我也想逃走,但是逃到哪里去呢?我压根儿不能逃,得留在人世间,打扫现场,尽我应尽的责任。” 对于悲痛和酸楚,她从不多著一......
多年前,我在摘抄本上写下英国诗人兰德诗:“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;我爱大自然,其次就是艺术;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;火萎了,我也准......
文题 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顶峰,还是徘徊在失败的低谷,无论你是在为爱而陶醉,还是在为恨而伤怀,请给生命一个笑脸。微笑着的人并非没......
2016年5月25日,杨绛先生去世。在《人生的价值》一文中,杨绛写道:“默默奉献的老实人,以及所有死后没有留下名气的人,活了一辈子,就是没......
杨绛,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、小说家、散文家和文学研究专家。她的喜剧、散文、小说创作,都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。她的语言可亲......
杨绛先生,本名杨季康,祖籍江苏无锡,生于1911年7月17日,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。她精通英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,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......
摘 要:在教学中,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。拟援引《老王》一文,提示教师在教学中,除了要达成赞美人物形象的共......
摘 要: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,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,应提倡多角度地理解文本和人物。教学过程采用板块的形式,引领学生认识老王的形象,......
钱钟书是一座学贯中西、记忆超群的活体图书馆。 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学理论家,一个功能强劲的搜索数据库。 钱钟书因周岁......
一部上世纪40年代创作于上海的风俗喜剧,64年后在上海舞台上重新焕发光彩。这对于上海观众和耄耋之年的杨绛老人来说,都是一件喜事。......
【摘要】经典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意蕴,彰显着灿烂的艺术魅力。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,历久弥新,给后世以......
杨绛与陈衡哲都是中国现代文坛的著名才女,二人相识于1949年,那时她们都住在上海,彼此相识了之后,都感觉对方很谈得来,相互之间走动得就......